世锦赛|中国羽军,在低潮中奋勇前进,收获希望未来可期
2017羽毛球格拉斯哥世锦赛在今天凌晨五个单项全部决出最后冠军,中国羽军收获女双,男双两个双打金牌,日本队收获女单冠军,丹麦收获男单冠军,印尼收获混双冠军。
世锦赛两枚金牌,四个单项全部进入决赛,这对于后李永波时代新老交换的中国羽军而言是一份激励,更是三年后征战东进奥运会强心剂。
男单欧洲强势崛起,中国男单年轻一代亟待快速成长
同过本届世锦赛还是可以看出在男单方面欧洲男子单打选手的强势崛起,无论是最后男单冠军丹麦名将安塞龙,曾击败过林丹2016年汤姆斯杯冠军成员霍尔斯特,还是在第三轮给林丹造成巨大麻烦的欧锦赛冠军欧瑟夫,欧洲军团在男单项目涌现一批优秀年轻男单选手是未来中国男单最大对手。除了欧洲外,印度斯里坎斯等人在今年上半年超级赛上表现同样不容小觑。
中国男单现如今一共有四位优秀男单选手,排名最高的是21岁年轻小将石宇奇,本周世界排名将来到世界第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下半年表现出色,今年全英赛亚军),在本届世界赛中,赛会四号种子石宇奇虽然止步16强,但对于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心理层面紧张与手紧或多或少会在比赛中受到限制。石宇奇目前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地方但贵为世界第二,已经在一定程度证明这位年轻新秀潜质。石宇奇最宝贵便是比起别人最宽裕上升时间与空间。
25岁田厚威今年成绩逐渐趋向稳定,本届世锦赛打进八强(输给谌龙),对于田厚威而言,只有在接下来三年里逐渐打出成绩才能在逐渐站稳中国男单三强席位,甚至奥运男单参赛名额。
中国男单不能一直依赖34岁林丹,28岁谌龙,从本届世锦赛便可知已经不再年轻的两人很难在连续高强度比赛中长时间保持高水平状态,对于有一定集团优势的中国男单而言,亟待石宇奇,田厚威等人的逐渐接过上一辈的衣钵,捍卫中国男单荣誉。
中国女单风雨中顽强生长
中国女单自从两王一李逐渐远离赛场情况下中国女单目前没有一人能够在顶级集团有所建树。目前日本女单势头迅猛,不仅有山口茜,奥原希望还有大掘彩,集团优势明显,通过本届世锦赛,山口茜输球后,奥原希望撑起日本女单夺金希望,实力并济的日本女单好不夸张的可称为女单方面最具集团优势国家。
本届世锦赛女单世界第一戴资颖因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原因没有参赛,西班牙马林,印度辛杜,泰国因达农等人成为女单第一集团。目前女单方面并没有一人具备绝对统治力,无论是戴资颖,山口茜甚至是马林等人对于大赛冠军,除了全力拼搏,冠军绝不会获得。
中国女单本届世锦赛最让人惊艳莫过于陈雨菲,在困顿的中国女单里一人打进世锦赛半决赛,成为四强里最年轻的女单选手,除了惊喜,更是为中国女单在不断弥补与顶尖选手差距增添不少信心。这位只有19岁年轻新秀虽然距离第一集团还有差距,但这差距并不大,笔者相信,假以时日,凭借精细雕琢,陈雨菲定会在第一集团占据重要一席。
男女双打成为中国羽军最稳定夺金点,混双有集团优势,但仍需不断突破
从里约奥运会到本届世锦赛,并不是最强组合的中国男双成为大赛上最稳定的夺金点,从南风组合再到南城组合,张楠和傅海峰获得奥运金牌,和刘成获得世锦赛金牌,这位优秀中国双打选手,不仅能够成就队友更能成就自己。从混双出身再到现如今男双方面重要一人,张楠正努力撑起中国男双在世界上统治力。
本届世锦赛被中国羽军寄予厚望的另一对年轻男双组合“双塔”李俊慧/刘雨辰是本届世锦赛头号种子,首次参加世锦赛首轮出局有遗憾,但对于年纪轻轻便到达世界第一,双塔组合还有更多时间去扬长避短,下一次世界大赛,我们依旧会抱着更多期待。
男双近几天中国羽军逐渐形成自己底蕴与集团优势,相信未来几年中国羽军会强势保持这份优势。
中国女双和中国女单一样自从里约奥运会之后,过往辉煌有些难以重现。但女双这两年涌现了20岁陈清晨这位双打天才,她和贾一凡的组合最近一年上升势头迅猛,6月份收获印尼超级赛女双冠军,目前世界排名已经来到世界第四。本届世锦赛一路高歌猛进,在半决赛与决赛力克两对日本女双强档,获得冠军。
和女单一样,女双日本羽团同样具备集团优势,不仅有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这对奥运冠军,更有福岛由纪/广田彩花等不俗双打好手,两位97年出生的年轻中国女双选手,能够力克强敌,对于未来,她们会有更多信心面对各种各样挑战。
杏耀注册平台除此之外,包宜鑫/于小含组合同样在未来值得期待,在与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比赛中挽救六个赛点才最终落败,中国女双正试图重新收复失地。
中国混双是中国羽坛集体优势最明显的一个单项,世界前三全部是中国组合,虽然在本届世锦赛中没能获得冠军,不足中也看到未来努力方向。
与贾一凡组合一样,陈清晨/郑思维组合同样是混双赛场实力最强劲组合之一,作为混双世界第一,陈清晨与郑思维输给老油条里约奥运会冠军印尼组合阿玛德/纳西尔,经验与比赛中注意力丢失是年轻中国组合败北最主要原因,但笔者相信,未来不是属于年迈的阿玛德/纳西尔,而是更为年轻的陈清晨/郑思维组合。
鲁恺/黄雅琼作为中国混双二号组合,虽然止步世锦赛八强但未来依旧会有更多提升空间,除此之外,在四分之一决赛差点将阿玛德/纳西尔拉下马的黄东萍/王懿律同样是未来混双中坚力量。
中国混双放眼世界,中国组合年龄结构最为合理也最具潜质,三年后东京奥运中国混双想要再创佳绩,不仅在赛场上更在心理层面需要更大突破。
世锦赛已经结束了,中国羽军收获希望同时也看到不足,未来三年,中国羽军还有更多需要提升的上限,辉煌总是在一次次低谷中奋勇直追,加油中国羽军。